365体育博彩:攀枝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09-03-10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2009年2月16日在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覃发树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市政府组织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8·30”攀枝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扎实工作,负重奋进,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经济效益提高

  经济增长加快。全年生产总值再跃新台阶,突破400亿元,达到427.61亿元,同比增长14.5%,连续6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人均GDP37278元,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增加值138.3亿元,增长19.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到41.3%。城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9.6%。

  经济效益提高。地方财力增强,全口径财政收入92.7亿元,增长25.1%,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76亿元,增长32.2%。金融运行健康,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3.72亿元,比年初增长24.9%;金融机构社会信用投放总额321.45亿元,比年初增长28.6%;企业效益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7.83亿元,增长40.9%。经济发展与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3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3元,比上年增加626元,增长14.1%。

  (二)三次产业稳步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壮大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33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17亿元,增长4.2%;粮食总产量、各类蔬菜、特色水果分别增长1.9%、3.6%和10.1%;烤烟标准化移栽面积达12.9万亩,已收购26.6万担;肉类总产量6.5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1.86万吨,增长34.9%。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大竹河水利一期引水工程竣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通乡通村公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农村沼气、灌区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财政直补资金8643余万元,受益农户达10多万户。劳务经济发展加快,技能培训30万人次,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9.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增长17.6%。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3.53亿元,增长16.5%。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6.31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增长18%(按可比价计算);钒钛、钢铁、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31.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88.8%。企业整体效益较好,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33.64亿元,同比增长13.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7.6,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4.75亿元,增长10.4%。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密地物流园区、攀西烟草物流中心、汉风物流中心、倮果散货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已开通;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金沙明珠大酒店落成,得天独厚、大笮风等地方特色品牌餐饮改造升级,舒华健身俱乐部投入营运,必胜客入驻攀枝花;振亚汽车城、汽车4S产业带、三星级生猪定点屠宰场等新兴业态项目开工建设;金瓯广场、上海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消费提档升级,以汽车、家电、文化用品为代表的消费增长加快;城乡商贸繁荣,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消费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0.71亿元,增长21.2%,增速创1995年以来新高;物价涨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14.7%,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旅游业虽受“5·12”汶川大地震和“8·30”地震的影响,仍实现旅游总收入28.1亿元,增长7.4%。

  (三)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3亿元,增长26.6%,超计划目标28亿,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完成89.7亿元、67亿元,增长31%和4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2亿元,下降0.6%。

  投资结构得到优化。薄弱环节投资加强,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62%;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社会事业投资增长98%;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7%;工业投资91亿元,增长36%。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2008年全市确定“四个一批”重点项目60个,年计划投资77.6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5.3亿元。西攀高速、攀田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攀钢(集团)攀宏钒制品厂扩能改造、米易东方钛业金红石钛白工程、东区宏冶40万吨高速线材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钒钛产业园区综合工业渣场、铁路货场及迤资站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攀钢(集团)煤化工3、4号焦炉技术改造、攀钢(集团)1.5万吨海绵钛,中禾钒钛磁铁矿采选、德胜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滨江大道上段等项目加快推进,炳仁路后段工程、米易乌龟石电站、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进展顺利;观音岩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工程正式开挖,攀钢(集团)白马铁矿二期工程,仁和220KV、新钒220KV输变电工程,钢城集团干法水泥、120万吨球团二期工程,大渡口污水处理厂,炳二水厂,密地二桥,绿色运动休闲中心等工程开工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缅气入攀” 项目,丽攀昭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成昆铁路二线正筹备开工,金沙和银江水电站,500KV及配套220KV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已启动。

  (四)“双创”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保护加强

  “创卫”目标圆满完成。“创卫”工作自2005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年“创卫”共投入资金40多亿元,市民支持率达98%,满意率达94%。去年7月3日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至此,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经过十年拼搏,三年冲刺,已顺利跨进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行列。

  “创模”工作成效明显。加大了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下达了两批污染限期治理计划,实施省、市、县三级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完成7个省级和14个市级限期治理达标任务,全年共实施SO2削减项目28个、COD削减项目17个。加强了环境管理和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各监测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增强,污水处理率达到62.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2%,交通干线和城市环境噪声不断下降,声环境质量提高。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全面达标,顺利通过了技术核查。天然林保护、荒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97%。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关闭淘汰了市发电公司河门口电站5号机组、攀煤发电厂5台35t/h蒸汽锅炉等21家企业落后产能、工艺和装备;10大重大节能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能够完成目标任务。

  (五)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各县(区)已相继完成农村综合改革主体方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米易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结束,改制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已全面完成,钢城企业总公司成功改制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市交通宾馆、市规划建筑、市交通设计研究院等经营性事业单位已完成改制任务。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县(区)财政体制改革不断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组建的攀枝花市艺术剧院已正式挂牌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积极推进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已在东区、西区启动。

  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举办了首届成都“攀枝花金融投资说明会”,厦门、上海投资说明会;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四川省灾后重建招商推介会(重庆)”和第九届西部博览会;赴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了小分队招商;先后邀请了台湾佳美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等大企业来攀进行考察,积极促进四川宏达集团、韩国井宇、大连万达、新加坡商务考察团来我市投资兴业。加强区域合作,与楚雄、丽江等周边市州开展了交流互访。全市新签约履约项目144个,实际到位资金181.1亿元,增长24.7%,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外贸进出口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380万美元,同比增长59%。

  (六)园区经济实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加快

  钒钛园区发展壮大。围绕打造“钒钛之都”,以民营工业为主体的钒钛产业园区不断发展,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钒钛、化工等一批重大特色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水、电、路、马店河铁路货场、污水处理厂、工业综合渣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入住园区企业达66户,投产企业47户;去年,园区经济承受了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实现了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3亿元,增长45.6%,完成增加值16.4亿元,增长42.6%。

  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夯实,盐边县工业园区与钒钛产业园区的扩区升级基本完成,攀枝花南山经济开发区、米易白马工业园区、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省级开发区规划加快实施,已基本具备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条件,攀枝花格里坪工业园区已纳入省级开发区规划,县区发展后劲增强。全市五个县区生产总值增速均超过13.5%,最高的达20.2%;县区(属)工业也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01.51亿元,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分别增长34.9%、30.5%、34.2%、38%和21%,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1.6%、24.8%、30.5%、38%和39.4%。

  (七)民生民本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八大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八大民生工程”,共涉及103项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年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安排达18.8亿元。就业促进工程中,统筹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919人,帮助“4045”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6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1%以内。社会保障工程中,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47万人和53.3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参保人数16.06万人,截止到12月,有3.14万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达3.5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安居工程中,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攀煤棚户区改造已正式启动,完成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提供经济适用房4902套,提供廉租房1129套,廉租房补贴4506户。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不断发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瓶颈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及技术性收入达到63亿元;直接还原新流程的产业化继续推进,四氯化钛精制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产业化,烤烟、早春枇杷、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取得突破;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攀建设“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攀枝花钒钛研究院成立,攀钢申报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取得进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8·30”震后部分学校重建工作启动;基础教育投资加大,新建的米易中学、市十二中已投入使用,市三中、市七中、市九中的教学楼、学生公寓等一批基础设施全面竣工,市建工学校、市经贸学校学生公寓等项目按计划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95241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全部享受免费学杂费和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6934人;高考取得新成绩,4102名考生被高校录取,录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米易县人民医院迁建全面完成;盐边县、米易县妇幼保健院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其中省级目标4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09万人,参合率达到91.1%。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为重点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妥善处理奶粉事件,对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进行了全面筛查和积极救治。文化、体育、广播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启动,四川省飞碟训练基地落户我市,省民运会场馆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7%和95.5%。人口和计划生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控制在计划目标内;外事、档案、地震、气象、人防、五五普法、妇女儿童、残疾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八)沉着应对突发灾害,妥善处置危机冲击

  在抗震救灾方面。按照“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8·30”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预案,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和指挥全市抗震救灾工作。二是创造性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按时编制完成了攀枝花市“8·30”地震仁和区、盐边县及震灾波及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及时为各受灾县区提供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资金、标准支持。三是抓紧推进先期启动项目。及时组织上报了第一批先期启动项目,多渠道筹措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达8512万元。

  在抵御金融风暴方面。沉着冷静,科学决策,尽力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重大问题研究。在认真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365体育博彩:当前支持企业稳步经营壮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建立了应对危机的信息快报和及时处理机制,强化了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分析工作,严明了管理和服务纪律,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从财税政策、金融支持、政府服务方面帮助扶持企业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二是启动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去年四季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性剧变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我市迅速行动,制定了《着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促进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我市投资战略新目标,按照“抓好战略性重大项目、带动基础性项目,抓住重点项目、带动一般项目,抓实民生项目,确保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制定保障落实措施,同时围绕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迅速开展项目申报,积极争取发展资金,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奠定了基础。

  各位代表,去年,市委、市政府成功地应对了突发自然灾害和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一是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二是城乡就业压力大;三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还不同步;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又具有很多保持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面临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不利影响还在不断释放,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出口全面回落、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增多等困难和问题将严峻挑战国内发展。从省、市经济发展环境看,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地震灾害的叠加不利影响,使全省实体经济遭受冲击,市场不稳、消费减弱、社会投资信心不足、企业限产停产甚至破产的因素增多,这将给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导的我市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发展的有利条件: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必将引发国内产业布局和经济格局的调整,为我市转变发展方式、巩固和壮大钒钛特色产业、打造“世界钒钛之都”提供了难得机遇;从近期投资看,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用好“两个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强化“三个全面推动”的发展新战略,为我市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等战略性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我市发展基础看,40多年的发展厚积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增长有较好的基础,国家投资拉动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战略,将稳定钢铁、能源、建材等相关行业发展,富集的特色资源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将促进我市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全面促进我市产业升级也将面临新的机遇。

  综合分析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还可能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抢抓发展机遇,今年提出的目标任务需经很大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将不利因素转变为发展机遇;必须树立坚定的发展信心,解困克难挖掘发展潜力;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有的放矢的制定好应对措施。

  2009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用好“两个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强化“三个全面推动”的总体要求,以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为主线,切实帮扶企业走出困境调整结构,积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刺激消费,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承接产业转移,确保经济社会稳定,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力争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12%以上(其中工业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1%(服务业)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抢抓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的机遇,结合“四个倾力打造”的要求,统筹推进灾后重建与重大项目实施,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一是大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着重抓好“四个一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1490亿元的100个重点考核项目,确保全年重点考核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其中竣工投产一批项目26个,加快建设一批项目46个,争取开工一批项目18个,前期储备一批项目10个;积极推进“两高两铁”(攀丽、攀宜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新线、昭攀丽铁路)交通战略项目,四个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金沙水电站、银江水电站)及电网和“缅气入攀”能源战略项目,“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示范项目;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矿区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按照攀西“8·30”地震仁和区、盐边县及地震波及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科学组织实施,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加强政府、企业和银行在重大项目领域的深度合作,争取365体育滚球:的金融支持;抓住“8·3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发展机遇和国家扩大内需领域的资金投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设立风险创业基金,探索市政债券、中小企业集合贷款政策,筹集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建设;盘活现有存量,置换项目建设资金。三是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推进责任制,确保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落实市领导联系重点工程各项制度,加强重大项目协调沟通和信息反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主动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规划选址、规划调整、资金渠道、土地计划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新开工项目,要按照时间表,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力争按时开工或提前开工,对续建项目,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并发挥收益;建立激励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在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建设中,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及时办理项目备案、核准、审批、规划、国土、环评、安评等手续,规范执行招投标和项目代建程序。五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及早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关注国内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动向,结合我市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业优势,在抓紧推进“十一五”后期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抓紧谋划“十二五”以及更长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重大项目储备,保持重大项目建设连续性。

  (二)切实支持企业摆脱困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冲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一是贯彻落实省政府《365体育博彩: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我市《365体育博彩:当前支持企业稳步经营壮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扶优扶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落实好对企业的各项财税帮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改善政府服务,积极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大资金协调力度,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采取多种方式融资;重点协调解决在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中的各种相关问题,充分利用当前建设成本低的有利条件,及时启动一批新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早日形成生产能力,迎接经济复苏。二是借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在危机中抢抓升级、调整、做大做强的机遇,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实施一批工业发展项目。重点抓好钒钛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确保钢城集团白马球团二期、攀航钛业2000吨/年钛锭及钛材加工项目、钢城集团欣宇化工5000吨/年海绵钛等在建项目投产、达产;加快攀钢钛业公司1.5万吨海绵钛、新钢钒公司白马铁矿二期开发、金光化工20万吨精细磷化物循环综合利用、攀煤100万吨焦化、龙蟒煤基直接还原2#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地兴矿业100万吨/年选矿生产线、中梁子矿山开采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抓好攀钢新钢钒煤化工厂3#、4#焦炉异地改造、炼铁厂烧结系统技术改造一期工程等技改项目。四是加强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加快钒钛产业园区的扩区工作进度,积极推进县(区)集中区申报省级园区工作,搞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提高承载能力,吸引365体育滚球:企业到园区集中发展。五是重视煤、运、矿、油等生产要素供给协调工作,一旦市场有所回暖,确保及时供给,满足生产需要。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365体育博彩: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切实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尽快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态。一是促进民生性服务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民生性服务业,围绕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统筹布局,完善策划和规划,以项目推动为抓手,按照旅游线路统筹的要求,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和品牌,突出“一轴两翼”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即:百里生态长廊轴,米易、仁和乡村旅游发展翼,强化行业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打造旅游精品提供有力保障,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1.5亿元;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档次;统筹发展面向农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为载体,加快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逐步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正确把握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控和预警体系,确保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二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物流业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统筹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国家“A级”资质的大型物流企业。重点抓好米易攀西农产品交易中心、川云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攀西烟草物流中心、川滇林产品批发市场、倮果散货物流中心、密地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积极推动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生产性服务资源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变,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四)积极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好优质蔬菜、水果、烤烟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突破口,启动打叶复烤厂项目建设,帮助农民尽快重建烤房;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力争在农产品加工上取得突破;加快农村现代商贸体系建设,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面向农村的销售渠道、连锁经营网点、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实施品牌化战略,重点发展优质水果、蔬菜等产品,努力实现重要经济作物基地上规模、质量上档次;发展特色养殖业,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做大做强畜牧和水产养殖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三是搞好农业生产发展规划。重点抓好水利发展、流域水土流失规划等,加快农业项目可研、初设、审批立项等前期工作,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搞好病险水库整治,继续实施“六小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四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劳务经济服务体系,优化劳务经济发展环境,帮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培育各类创业主体,充分释放民智、民资、民力;做好民营企业跟踪服务,从融资担保、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方位壮大民营企业群体,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要支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产业集中区发展壮大,依托产业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从发展定位、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上,继续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拓宽思路、提供动力、优化环境,发挥好县区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县区经济整体实力;要建立完善促进县区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鼓励干事、支持发展、放手发展的鲜明导向,鼓励和支持各县区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增长潜力,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支柱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努力打造“百亿县区”。

  (六)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着力抓好米易县改革试点;采取措施,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工作;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行为;抓住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契机,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深化投资、财政、粮食、城市管理、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推进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发达区域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成都经济区的经贸合作,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密切与周边市、州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更大程度地整合各方的比较优势,务实推进区域产业互动和融合,力求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促进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住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资金、产业向西转移的机遇,强化产业导向,引导外来投资365体育滚球:地投向现代农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围绕我市优势产业,以延伸产品产业链,链接产业链关键技术、关键产品接点为目标,抓好产业招商。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研究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用好用足国家、省上政策,寻求投资亮点,挖掘引资潜力。二是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围绕突出重点项目、瞄准重点区域、紧盯重点客商等内容开展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创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等新形式。三是加强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四是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以优势资源、项目、企业和产品为重点,着力提高履约水平和引资实效,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

  (七)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强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县(市)区、部门和企业,纳入目标考核;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环保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加快发展生物新能源;狠抓重点工业企业节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继续关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抓好污染治理,推进总量减排,确保攀钢6号烧结机脱硫项目、360平方米新建烧结机和发电厂脱硫项目按期完成;加快推进攀钢3、4、5号烧结机和中禾球团、白马球团等球团企业SO2减排项目,积极推进COD减排项目实施,全面完成清香坪、大渡口、小沙坝厂、米易、盐边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大对重点污染源、重点河流、城乡安全饮用水水源、农村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加快攀枝花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抓好攀钢、攀煤、恒鼎、川投等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建立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可循环的发展机制,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三是搞好生态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快森林生态、草地生态、水生态等各生态要素的保护与建设,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步。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期完成农村和市直属中小学校地震受损校舍恢复重建。加快农村初中和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进度、农村“两饮”达标改造进度,大力实施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切实做好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帮扶工作;继续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二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以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医疗条件;扎实推进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和药品市场秩序,降低医疗成本和保障医疗安全。三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四是积极发展文体、广电事业。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和农家书屋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民运馆建设进度,为全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召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推进全市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九)努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积极扩大社会就业。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经济和民营经济;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创业促就业,大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加强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员工和外地返攀农民工动态跟踪,积极引导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统筹做好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的就业工作;落实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加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抓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稳妥推进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工作。三是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完成宝鼎矿区沉陷区治理工程,推进户区改造治理工作,搞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计划新建经济适用房35万平方米,4000套;收购、新建和改建廉租房800套,廉租房补贴3300户(不含两县)。四是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扶贫工作,关心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价格和市场稳定;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让市民吃上放心食品,让市民接受安全的药品治疗;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严峻复杂,任务繁重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抢抓机遇中发展,在迎接挑战中前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埋头实干,以优异的成绩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